其實我的Pattern 攏港款,大家還沒有看膩吧😅
我把要做的事情分成「訓練期營養」、「競賽期營養」兩個階段,再輔以切合那個專項特性的「運動增能劑」做最後加強。架構相同,只是兩個階段的實施內容會因為專項的營養需求以及競賽的賽程去做調整,並再針對選手進行個人化設計。
而在拳擊這個項目,我確實花了最多的時間,來調整選手以往對於減輕體重的習慣與認知。急速減重是一個可用的策略,這個策略有四大方向可以去著手:減少腸道殘餘物、限制鈉含量、操縱身體水份以及增加肝醣耗竭。但這些策略必須在監督之下實施,好讓可能的風險降到最低,並維持在可控的範圍內,以最大化過磅後的恢復。
所以,四位金釵、四組人馬,每組人都各花了3~4週的時間,以每週一堂營養教育的方式來循序漸進地引導大家學習合適的體重控制方式,如果不是奧運延期,搞不好沒有時間慢慢地磨這些觀念。這一次,我們在歷史的軌跡上邁進了一小步,下一次,我們再一起邁出一大步!